本报讯记者张晓丹、王开颖报道:在昨天汕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,市知识产权局谢彦局长告诉记者,我市用不到三年的时间,实现了专利申请量从1万件到2万件的跨越,知识产权工作处于全省前列。
继2003年我市被批准为全省首批唯一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后,2005年底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,我市不断强化保护与促进力度,知识产权工作整体处于全省前列。去年,全市专利申请量3652件,授权量2277件,申请量同比增长34.5%;全市累计专利申请量达到20891件,授权两14773件,我市用不到三年的时间,实现了从1万件到2万件的跨越;年专利申请量、专利申请总量均稳居全省地级市前四位。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,2006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60件,同比增长55.3%;全市累计发明专利申请量810件,授权量178件,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五。全市先后有11项住专利技术被列入省专利技术实施扶持计划,18项专利技术被列入市专利技术实施孵化工程,获得200多万专项资金扶持。从2003年取得零的突破后,全是市共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3个,省专利金奖1个,省专利优秀奖4,市专利金奖6个,市专利优秀奖12个,优秀专利发明人10名。
政府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培育和扶持在我市取得了明显成效,作为全市唯一一家省级示范企业的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,平均每两天申请一件专利,公司产品几乎都是专利产品;20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,2006年新增专利申请334件,其中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同比增长266%和87%,专利产品实现销售收入7.21亿元,占企业销售总额31.6%,比增33.8%,实现利税0.71亿元,占企业利税总额33.4%,比增33.9%,出口创汇3925.5万美元,占企业出口创汇总额68.7%,比增39.2%;2006年列入市专利技术实施孵化工程的13个项目,新增专利产品销售收入4.38亿元,实现利税0.64亿元,出口创汇1376.25万美元,带动了企业2.36亿元的投入,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;获得市政府首届专利奖的18个项目,2006年产值达17.1亿元,出口创汇4575万美元;10位市优秀专利发明人,其产业化的专利技术2006年产生经济效益7.15亿元,实现利税1亿元,出口创汇1583万美元,有些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可替代进口产品。 |